- 曾颖娴1;邹立凯2;3;梁强2;3
本文基于制度逻辑视角,以中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通过CEO继任前后的国际化变动程度的对比,分别探究二代成员和非家族成员继任CEO与家族企业国际化变动程度的关系,并探索影响这一关系的组织情境的异质性因素。研究发现,二代继任CEO后国际化变动程度低于一代CEO在任时;非家族成员继任CEO后国际化变动程度高于一代CEO在任时。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所有权将弱化二代继任CEO后对国际化变动程度的负向效应和非家族成员继任CEO后对国际化变动程度的正向效应。而较差的企业绩效将强化二代继任CEO对国际化变动程度的负向效应和非家族成员继任CEO对国际化变动程度的正向效应。
2024年02期 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阅读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 曾颖娴;邹立凯;梁强;
本文基于制度逻辑视角,以中国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通过CEO继任前后的国际化变动程度的对比,分别探究二代成员和非家族成员继任CEO与家族企业国际化变动程度的关系,并探索影响这一关系的组织情境的异质性因素。研究发现,二代继任CEO后国际化变动程度低于一代CEO在任时;非家族成员继任CEO后国际化变动程度高于一代CEO在任时。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所有权将弱化二代继任CEO后对国际化变动程度的负向效应和非家族成员继任CEO后对国际化变动程度的正向效应。而较差的企业绩效将强化二代继任CEO对国际化变动程度的负向效应和非家族成员继任CEO对国际化变动程度的正向效应。
2024年02期 v.46;No.540 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阅读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周卉;谭跃;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数据,采取双重差分方法,探讨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企业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企业违规产生抑制作用。相比非试点区域上市公司,投服中心行权试点区域的上市公司在试点之后的违规可能性及频次显著降低。中介效应模型的结果表明,投服中心是通过约束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激励中小股东参加公司治理这两个作用渠道来抑制企业违规的。媒体关注与投服中心持股行权之间存在协同关系,形成互补,加强其对公司违规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于信息披露违规和非信息披露违规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相比一般违规,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严重违规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当投服中心行权范围扩大到全国之后,处理组(原试点区域上市公司)和控制组的违规行为不再具有显著差异;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于企业违规的抑制作用随时间推移有所减弱。研究结果为投服中心的投资者保护效果提供理论及现实依据,同时是对近年来兴起的“中小股东积极主义”研究的有益补充,对于希望提升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新兴经济体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2024年02期 v.46;No.540 1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9K] [阅读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周卉1;谭跃2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数据,采取双重差分方法,探讨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企业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企业违规产生抑制作用。相比非试点区域上市公司,投服中心行权试点区域的上市公司在试点之后的违规可能性及频次显著降低。中介效应模型的结果表明,投服中心是通过约束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激励中小股东参加公司治理这两个作用渠道来抑制企业违规的。媒体关注与投服中心持股行权之间存在协同关系,形成互补,加强其对公司违规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于信息披露违规和非信息披露违规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相比一般违规,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严重违规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当投服中心行权范围扩大到全国之后,处理组(原试点区域上市公司)和控制组的违规行为不再具有显著差异;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于企业违规的抑制作用随时间推移有所减弱。研究结果为投服中心的投资者保护效果提供理论及现实依据,同时是对近年来兴起的“中小股东积极主义”研究的有益补充,对于希望提升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新兴经济体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2024年02期 1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阅读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 王寅1;2;贾翠雪2;张明明2;张建宇2;蔡双立2
依据现有的系统创新分类,本文以2010—2019年中国31个省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数据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构建系统双元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战略三角理论构建“资源基础—共生网络—制度环境”前因条件组态,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探究上述组态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高开发、高探索及高水平双元创新的复杂因果关系。研究发现:(1)共生网络作为核心条件包含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高开发性创新、高探索性创新及高水平双元创新全部组态。(2)数字化能力与共生网络形成显性基础设施与隐性网络关系的协同效应,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高水平双元创新。(3)资源获取能力作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实现高水平双元创新的“边缘条件”,能提高创新主体搜索、获取、编排内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缓解资源约束下自主创新不足等问题。(4)经济制度环境作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实现高水平双元创新的“边缘条件”,能为系统创新提供良好的运行框架与制度环境,并与其他前因条件形成良好组态效应。研究既完善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双元创新评价与判别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量化基础;又拓宽了双元创新理论应用范畴,为系统治理者提供组态策略集与方法论。
2024年02期 8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阅读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王寅;贾翠雪;张明明;张建宇;蔡双立;
依据现有的系统创新分类,本文以2010—2019年中国31个省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数据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构建系统双元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战略三角理论构建“资源基础—共生网络—制度环境”前因条件组态,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探究上述组态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高开发、高探索及高水平双元创新的复杂因果关系。研究发现:(1)共生网络作为核心条件包含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高开发性创新、高探索性创新及高水平双元创新全部组态。(2)数字化能力与共生网络形成显性基础设施与隐性网络关系的协同效应,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高水平双元创新。(3)资源获取能力作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实现高水平双元创新的“边缘条件”,能提高创新主体搜索、获取、编排内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缓解资源约束下自主创新不足等问题。(4)经济制度环境作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实现高水平双元创新的“边缘条件”,能为系统创新提供良好的运行框架与制度环境,并与其他前因条件形成良好组态效应。研究既完善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双元创新评价与判别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量化基础;又拓宽了双元创新理论应用范畴,为系统治理者提供组态策略集与方法论。
2024年02期 v.46;No.540 8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阅读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邵剑兵;袁东旭
本文以2010—2020年沪深证券交易所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考察高校技术独董作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能否因其特有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采用OLS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高校技术独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校技术独董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机制分析表明,高校技术独董主要通过促进产学研合作以及减少管理者短视促进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其他高校技术独董,拥有教授职称、多职业背景以及院士背景的高校技术独董更能够促进企业创新;高校技术独董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董事会活跃度高的企业中更为突出。进一步分析表明,高校技术独董能有效整合企业研发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合作研发,还能够促进独立研发。本文的结论为企业制定创新战略以及独立董事聘用提供了参考价值。
2024年02期 10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阅读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邵剑兵;袁东旭;
本文以2010—2020年沪深证券交易所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考察高校技术独董作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能否因其特有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采用OLS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高校技术独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校技术独董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机制分析表明,高校技术独董主要通过促进产学研合作以及减少管理者短视促进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其他高校技术独董,拥有教授职称、多职业背景以及院士背景的高校技术独董更能够促进企业创新;高校技术独董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董事会活跃度高的企业中更为突出。进一步分析表明,高校技术独董能有效整合企业研发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合作研发,还能够促进独立研发。本文的结论为企业制定创新战略以及独立董事聘用提供了参考价值。
2024年02期 v.46;No.540 10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房星彤1;何开刚2;杨庆3
产业政策支持可能提高风险投资的失败容忍度,使其积极促进企业创新,但也可能引发风险投资“搭便车”行为,降低其激励企业创新的意愿。本文用专利申请和被授权数量衡量企业创新,检验各省级产业政策支持是否影响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的创新激励。本文采用DID研究设计的实证结果发现,与没有受到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相比,产业政策支持行业中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机制检验发现,对于投资阶段更靠前、声誉较低的风险投资以及与创新相关的产业政策而言,产业政策支持对风险投资促进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产业政策支持行业的公司项目,风险投资表现出更高的失败容忍度。本文的研究表明,产业政策可以通过提高风险投资的失败容忍度,使其促进企业创新。本文拓展了风险投资影响企业创新的文献,同时对于如何引导社会资本促进企业创新有一定政策启示。
2024年02期 119-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阅读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房星彤;何开刚;杨庆;
产业政策支持可能提高风险投资的失败容忍度,使其积极促进企业创新,但也可能引发风险投资“搭便车”行为,降低其激励企业创新的意愿。本文用专利申请和被授权数量衡量企业创新,检验各省级产业政策支持是否影响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的创新激励。本文采用DID研究设计的实证结果发现,与没有受到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相比,产业政策支持行业中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机制检验发现,对于投资阶段更靠前、声誉较低的风险投资以及与创新相关的产业政策而言,产业政策支持对风险投资促进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产业政策支持行业的公司项目,风险投资表现出更高的失败容忍度。本文的研究表明,产业政策可以通过提高风险投资的失败容忍度,使其促进企业创新。本文拓展了风险投资影响企业创新的文献,同时对于如何引导社会资本促进企业创新有一定政策启示。
2024年02期 v.46;No.540 119-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阅读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