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后美国货币信用政策的演变

    王宏儒;

    <正> 一、货币信用政策的作用及其局限性现代资产阶级的货币理论是它的宏观经济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货币政策也就必然构成它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大方面。无庸讳言,现代资产阶级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根据经济理论,采取一定的政策以谋求实现它的经济目标。美国联邦储备制度——中央银行系统,是制定与执行货币信用政策的重要机构。它之担当调节经济的职能,严格地说是始于三十年代初,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则居于非常显著的地位。这一职能的发展,反映了资本主义矛盾的加深和垄断资产阶级力求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活动以解决经济危机的企图。

    1981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区域性货币金融组织——法郎区

    多米尼克·卡罗;徐曰琨;

    <正> 区域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在当前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非常突出,它们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这种组织正在不断地增加,并遍布全球各大洲和世界各国。其经济活动的类型,有的采取“合作”方式,有的则采取“联合”经营方式。至于区域性国际经济机构,可以分为经济贸易机构和货币金融机构两类。前者如“欧洲经济共同体”,东欧各国的“经互会”等;后者如“欧洲货币联盟”,东欧的“国际经济合作银行”,“西非货币联盟等。法郎区就是属于后一类的。

    1981年01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欧洲货币体系

    A·多斯大利;诸自建;

    <正> 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原因在欧洲经济共同体内建立名为欧洲货币体系这一货币联盟的决议,是在1978年12月4—5日于布鲁塞尔召开的“共同市场”成员国政府首脑会议上通过的。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起因有两个:其一是希望促进“共同市场”内的经济一体化;其二是为了保护“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使之不会受到当前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的不良影响。 1978年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危机进一步深化,这表现为美元币值的不断下降。从1977年中

    1981年01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新兴的阿拉伯金融力量

    于孝同;

    <正> 阿拉伯银行的兴起石油输出国组织中的阿拉伯国家正在建立一个新的国际银行体系。这预示着它们将在八十年代里取得世界财源的控制权,其情况就如同它们在七十年代取得世界能源的控制权一样。目前,阿拉伯银行体系的各项布局虽只是刚刚就绪,但事情已很清楚,阿拉伯人将双管齐下,同时使用货币武器和石油武器,对西方的政治和经济施加空前的影响。

    1981年01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谁需要“新的秩序”?

    保罗·A·萨缪尔森;童一平;

    <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华盛顿联合召开的1980年年会是历届年会中一次中等规模以上的会议,这个年会又一次使那些迫切希望“一个新的国际秩序”的人们感到失望。在今天这个百孔千疮的世界里,我们对很多令人失望的事情早已习以为常了。布雷顿森林会议后,对国际金融体制所进行的根本改革并未取得任何成果,作为经济学家,我们是否应当由此而引以为憾呢?我想大可不必。我这样说,是因为我相信我代表了极大多数美国经济学家的看法,不论他们的政治主张如何。

    1981年01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苏联南斯拉夫匈牙利经济体制改革比较

    柳光青;

    <正> 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来看,有三种模式:1、苏联模式:中央集权,国家计划是指令性的,采用一定的经济手段,否认市场经济。2、南斯拉夫模式:工人自治,取消指令性的国家计划,在自治基础上制定的社会计划的指导下,实行市场经济。3、匈牙利模式:国家计划不是指令性的,但仍起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建立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其他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属于苏联模式,但具体做法各不相同。

    1981年01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从流通领域看苏联模式和匈牙利模式

    余兴发;

    <正> 苏联与匈牙利先后在1965年和1968年进行了经济改革。苏联经济改革之后仍是集中管理的经济,匈牙利改革以后,乃成为分散经营的经济。这两个国家的经济改革经过了十多年的施行,在施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于八十年代初期又进行了一些改动。改动的特点是苏联经济更集中了一些,匈牙利经济更分散了一些。上述集中与分散的经济动向在流通领域同样充分体现出来。下面就苏、匈流通领域的三个方面作一比较。

    1981年01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苏联东欧各国经济的低增长率剖析

    佐藤经明;鱼金涛;

    <正> 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一)苏联的经济萧条已波及东欧早在六十年代末期,苏联经济的缓慢增长就已明显地波及到东欧各国。正如下表所示,东欧各国在1971~1975年间,经济增长率为7.4%,超过原计划规定的6.7%,而苏联同期计划指标为7.1%,实际增长率为5.6%,恰与前者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不过,东欧的数字是六国平均数。由于波兰在此期内从西方获得大宗贷款而实现了10%的年增长率,罗马尼亚的增长率保持在11%左右,所以这个平均数才有所提高。

    1981年01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当代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

    C·伊凡诺夫;漆光瑛;

    <正> 首先应分析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革命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社会再生产结构的影响。必须指出,当代科技的进步为提高生产效率创造了条件,这不仅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且找到了节约生产资料的新途径,其中包括降低基金占用量和物质消耗量的新途径。统计资料表明,如果说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头四十年里,资本主义国家的基金占用量具有增长的趋势,那么,此后,就产生了下降的趋势。比如,在1869—1878年,美国固定资本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平均为5.3;而在1929—1938年,则增加到5.8。而以后却

    1981年01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美国消费市场发生变化的因素

    玛丽·K·克劳伦斯;李良如;许凤歧;

    <正> 消费者是需要商品和劳务的人。消费者在通过购买而满足需求的同时也就促进了消费市场。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必须注意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引起消费者购买习惯变化的因素有: 1、收入的增加消费者的需要或购买要求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怎样得到满足,主要在于他们收入的大小。因而,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消费市场就兴旺发展。通常把收入分为:个人所得、个人可处置所得(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和个人可任意支配所得(Discretionary PersonaI Income)。

    1981年01期 31-3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会计理论和会计职业

    罗伯特·依·威特希;姚焕廷;

    <正> 自从二十世纪以来,会计这一职业已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开业会计师的人数就增加了很多,1900年全美国持有执照的会计师仅有243名,到1965年末,已有了93,000名,其中55,000名是美国会计师协会会员。当然仅仅数字上的增长并不一定就表明有了进展,但这些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却表明了社会对这种职业日益增长的需要。从1900年以来,会计学已有了许多其他重大的发展。在学术领域,会计课程已显得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和稳定性,教学质量已有明显的提高。会计专业文献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深度

    1981年01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费尔德斯坦的理论在美国经济学界

    孟光裕;

    <正>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马丁·费尔德斯坦,就任美全国经济研究局局长还不满四年,但在这段时间内,他已把一个平凡而死气沉沉的机构,变成了一个在经济调查和经济分析方面很有权威的机构,它对国家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不亚于华盛顿那些专门研究这方面问题的智囊团,如布鲁金斯研究所和美国企业研究所。耶鲁大学的威廉·诺德豪斯说:“在费尔德斯坦的领导下,全国经济研究局无疑已进入了二十世纪。它已成为属于经济研究战线最前列的一个生气勃勃的机构”。

    1981年01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劳伦斯·R·克莱因——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李柱锡;

    <正> 1980年10月1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决定将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授于美国计量经济学家劳伦斯·R·克莱因,以表彰他在创造计量经济学模型并应用于经济波动分析和经济政策方面的贡献。 1920年克莱因生于美国中部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1942年他以经济学科的优异成绩毕业于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之后,他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在保罗·萨缪尔森的指导下,

    1981年01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日本十大银行

    许少强;

    <正>~~

    1981年01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西方向东南亚各国的直接投资量

    王政;

    <正>~~

    1981年01期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