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研究

  • 创业团队认知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

    王国红;周建林;秦兰

    创业团队认知推动了创业团队研究从关注团队行为理性深化为团队认知理性,揭示出团队行动背后所隐含的驱动机制,逐渐成为创业学领域的独立议题之一。目前针对创业团队认知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也较为零散。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立足状态观、过程观以及能力观三个视角归纳出创业团队认知的概念内涵;然后,分别从认知基础、认知互动、情绪体验层面梳理创业团队认知的前置因素,并阐述创业团队认知对团队创造力、团队行为、创业过程、创业绩效的影响;最后,提出创业团队认知的前因后果作用机制整合框架,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2017年04期 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阅读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397 ] |[引用频次:0 ]
  • 创业者人格特质的内涵及其对创业产出的影响研究进展探析

    单标安;费宇鹏;于海晶;陈彪;

    本研究系统地总结了创业者人格特质的内涵,特别关注了已有文献对创业者人格特质的概念及其维度划分,发现外向性、神经质、宜人性、严谨性、经验开放性和风险承担等是其主要特质。关于创业者人格特质对创业产出的影响一直是已有研究关注的焦点,并且存在争论。本研究对相关研究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发现相关研究经历着从早期分析创业者人格特质的直接影响,转向从认知视角、行动理论视角、战略导向视角以及学习视角等来揭示创业者人格特质对创业产出的间接影响,以试图解决相关研究存在的争论。最后,本研究基于已有研究不足提出未来若干研究方向。

    2017年04期 v.39;No.458 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阅读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44 ]

公司财务

  • 企业集团、所得税改革和公司真实盈余管理

    胡志颖;孙力;

    本文以2008年的所得税改革为契机,分析了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与非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差异。研究发现,在面临税率下降的情况下,与非企业集团相比,企业集团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更倾向于选择真实盈余管理。基于债务契约、资本市场压力、政治成本和代理成本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非税成本低、非国有产权背景和现金流权与控制权两权分离程度高的企业集团的负向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高。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税收征管、证券市场监管以及投资者投资等提供依据。

    2017年04期 v.39;No.458 2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阅读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30 ]

公司治理

  • 银行高管薪酬的权力诱因与风险后果研究

    游志郎;余耀东;韩小明;周建;

    近年来,中国金融行业高管的天价薪酬引发舆论热议,国内外学者开始探究银行高管薪酬设计的合理性。鉴于学界和业界对银行业高管薪酬科学性的质疑,本文基于中国沪深上市银行2009—2012年的相关数据,探究银行业高管天价薪酬以及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成因,并考察其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具体来说,本文首先研究了银行高管权力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银行公司治理水平对高管权力与高管薪酬关系的调节效应。同时,还研究了银行高管薪酬及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上市银行中,高管权力显著促进了高管薪酬水平的提升,而银行治理水平能够负向调节高管权力与高管薪酬的正相关关系,同时银行内部薪酬差距可以诱发银行风险。研究结论表明,中国银行业应当适度削弱高管权力,努力提高银行治理水平,以此确保高管薪酬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同时适当缩小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以防范薪酬异常差距导致的银行风险。

    2017年04期 v.39;No.458 4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阅读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28 ]

组织研究

  • 组织的社会评价:整合框架、动态分析和未来展望

    王利平;李颖

    组织的社会评价研究社会公众如何评价组织、社会评价如何影响组织以及组织如何管理社会评价。在“观众崛起”背景下,理解、应对和管理社会评价已成为组织与外界环境交互的重要组成。本文以合意性和个体性两个维度构建起一个理解组织社会评价的2×2框架,将声誉、地位、明星组织、组织越轨、身份、污名等来自不同流派的社会评价成果给予类型化区分,梳理各流派的研究现状,进而探讨不同评价类型之间动态转化的可能路径,最后提出组织社会评价未来可能的五个研究方向。本文提供的整合框架和转化路径分析,将不同流派的相关研究成果整合于一体,揭示了不同社会评价之间的关联和过渡可能,对明晰有关组织社会评价问题的认识,整合和深化研究,以及提升组织应对社会评价的策略水平,均有一定价值。

    2017年04期 52-6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阅读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352 ] |[引用频次:0 ]
  • 定性比较分析法在管理学构型研究中的应用:述评与展望

    张驰;郑晓杰;王凤彬

    构型(configuration)视角在管理学研究领域方兴未艾,但由于方法局限,该视角在实证研究中进展缓慢。自Fiss(2007)提出可以用定性比较分析法(QCA)解决构型视角的实证研究难题后,该方法在国外管理学研究中得到迅速推广。与之相比,国内对此方法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成果相对匮乏。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管理学领域采用QCA方法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总结出此方法可帮助管理研究者解决的三类难题:探究引致同一结果的多种路径、处理多个前因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以及对分类方法做出深化和补充;并提炼出六大优势:对样本量和数据来源要求较低、便于应对前因复杂性、主张因果非对称性、无须对跨层变量进行特殊处理、降低现象复杂性和可完整解读案例。面对此方法应用中最受质疑的稳健性问题,本文归纳出了几种具体的应对策略。在总结QCA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深挖既往研究、开拓未来研究和时序研究三个维度的研究框架。

    2017年04期 6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阅读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540 ] |[引用频次:0 ]

营销

  • 融入中国元素:文化认同对全球品牌产品购买可能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黄海洋;何佳讯

    本文以中国市场上融入中国元素的全球品牌产品为测试对象,研究文化认同对购买可能性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表明,文化认同显著正向影响品牌本土象征价值,品牌本土象征价值在文化认同对购买可能性的影响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同时,真实性偏好正向调节文化认同对购买可能性的间接效应,但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文化认同对购买可能性产生影响的第二阶段。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首次引入文化认同作为解释中国元素有效性的前因变量,以及品牌本土象征价值的中介作用。同时,结合真实性等相关研究,引入真实性偏好以解释不同细分市场的效应差异。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跨国公司要想利用中国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来提高其全球品牌的竞争力,关键在于要让中国消费者感知到其全球品牌的本土象征价值,并区别对待真实性偏好不同的细分市场。

    2017年04期 8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阅读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370 ] |[引用频次:0 ]

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业务伙伴模式研究的知识结构与发展趋势——基于知识图谱的分析

    饶荣豪;段承瑶

    在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屡遭质疑的今天,人力资源业务伙伴模式(HRBP Model)已成为众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型的方向。然而围绕该模式开展的科学研究相对滞后于实践,关注点分散,欠缺整合性和系统性。本文明确地给出了HRBP模式的定义,并采用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对来自WOS数据库的115篇文献进行科学计量分析,构建了HRBP模式研究的整合性框架。根据该框架,HRBP模式根植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其知识基础涵盖了五方面的研究;其核心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的业务伙伴”;其研究热点包括HRBP模式的效果、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人员自身的转变以及HRBP模式的落实举措。基于该框架,本文提出了若干旨在推进HRBP模式研究发展的建议。本文希望勾连经典理论与新兴现象,以期为关注HRBP模式的学者和实践者构建共同的话语体系。

    2017年04期 98-11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5K]
    [阅读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699 ] |[引用频次:0 ]
  • 自我监控人格研究述评与展望

    吴颍宣;施建军;贺凤娟

    自我监控人格反映了个体在关注外部情境和人际关系并以此调整自我呈现和表现行为的倾向和能力方面的差异,这一个体差异对人们在组织中的行为表现与绩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阐述自我监控人格概念和测量工具的基础上,从态度与行为、社会网络和工作绩效三个角度对现有文献进行述评,随后构建了一个自我监控人格的系统性研究框架,提出了厘清自我监控人格概念和内涵、开发相应测量工具、拓展研究内容和层次、拓宽不同层次情境变量交互影响的建议。本文为国内学者把握自我监控人格在组织管理背景下的研究脉络和未来研究思路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017年04期 11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阅读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390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