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特刊·复杂系统管理

  • 以复杂思维考察制度涌现

    罗家德1;2;万怡3;张江4

    复杂思维反对还原论,从思考开放系统的本质出发,将主体的能动性、主体间的网络结构以及自组织纳入思维架构,考察系统涌现出的新特质及非线性的演化过程。本文通过对埃德加·莫兰的复杂思维的介绍,结合莫兰由复杂系统研究中被多学科共用的几个主要概念——有序、无序、组织、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的二重逻辑下的基础概念架构,引入格兰诺维特的“行动与网络共同演化”视角以及卢曼从“自创生”概念发展出的“社会自创生”理论,以补充基础架构中相互作用与组织的含义。同时,以这一扩充的概念架构具体分析两个复杂社会系统研究的理论范例,重新诠释集中式发电产业体制的建构过程与越南农业制度演进中的农民运动,得到不同于还原论范式的理论解释。本文还提出将中庸之道的动态平衡的概念纳入扩充架构,并尝试将之与格兰诺维特的理论结合,对两个理论研究范例继续做出解释,展示出概念架构进一步拓展的可能性。本文提出的概念架构使作为一种分析视角的复杂思维有所发展,并能补充既往还原论范式下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简化解释,得到新的发现,拓展社会科学、管理学研究的理论视角。

    2023年01期 2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阅读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 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基于复杂经济系统管理视角的组态效应分析

    乔晗1;2;李卓伦1;2;黄朝椿1;2

    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系统工程。提高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水平,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关键举措。现有文献对提高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水平的条件和机制缺乏深入研究。本文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理论框架,以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复杂经济系统管理的组态视角,探讨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对区域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技术、组织和环境因素的联动匹配可以形成5种产生高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水平的条件组态,包括技术-均衡型、环境-均衡型、技术和环境-均衡型、市场环境-组织型和竞争环境-组织型。其中,技术和环境-均衡型路径能够解释的高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水平案例最多,最具有代表性。2.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对比研究发现,东、中、西部地区提高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水平的组态路径存在差异。本文基于复杂经济系统管理视角的组态效应分析,不仅将TOE框架的应用范围从微观组织拓展到了宏观经济系统,也丰富了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研究的方法和视角,为进一步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的机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实践启示方面,建议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要结合发展实际分步骤、分区域稳步推进,统筹规划、充分考虑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选择相适应的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路径。

    2023年01期 3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阅读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 新冠疫情防控中的复杂决策研究——基于江苏省全员核酸检测系统上云部署的实践

    白佳1;燕雪2;智勇3

    新冠疫情防控具有“突发状况多、规范性少、独特性多”的特征,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的使用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手段,但也凸显决策主体的认知缺陷问题。本文基于复杂决策理论,以2021年南京禄口机场突发新冠疫情后江苏省成功快速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系统上云部署为例,结合情景参与收集的数据,着重探究弥补决策主体认知缺陷的有效方法和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决策主体可以从决策问题的复杂性分析、决策目标的综合控制、决策过程的迭代、决策方案的递进优化四个维度来弥补其认知缺陷。(2)决策组织平台在初始阶段须以政府为序主体,并在不同决策阶段自发或推选确定不同的序主体。(3)“物理复杂性—系统复杂性—管理复杂性”的协同转换为复杂系统思维范式转移的有效路径。本研究对于在复杂紧急情况下如何作出与新技术应用相关的复杂决策,以及提升政府等主体的疫情防控管理决策水平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023年01期 5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阅读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营销

  • 消费者主观忙碌感对折中选项偏好的影响研究

    胡矗明1;吴梓浩1;李欣倩1;黄赞1;2

    折中效应是指消费者在面临多个具有多属性的选项时,更倾向于选择一个各属性都处于中等水平的选项。忙碌已成为当代社会的常态,本文主要考察消费者的主观忙碌感对折中选项偏好的影响。不同于由客观时间匮乏或被迫任务引发的忙碌,本文所探讨的主观忙碌感是个体因主动计划在一定时期内完成多项任务而产生的主观状态感知。本文认为:(1)主观忙碌感会增强消费者的自我重要性感知,提升其自我价值感知与能力感知,增强其决策信心,进而使其更少做出折中选择。(2)消费者对“忙碌”的解释水平起调节作用,高解释水平者将“忙碌”抽象化为高自我价值,而低解释水平者则将“忙碌”具体化为“需要做很多事情”,因此主观忙碌感对后者的决策信心没有影响,也不会影响他们对折中选项的偏好。本文通过六项实验验证了假设,有助于增进读者对忙碌在消费领域影响的了解,对于中端与非中端品牌在产品定位、竞争格局等方面制定营销策略也有启示意义。

    2023年01期 67-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9K]
    [阅读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组织研究

  • 和谐的力量:劳动关系氛围对组织韧性的影响

    迟冬梅1;段升森2;张玉明3

    和谐劳动关系氛围是指员工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对组织劳动关系和谐性的心理感知,有助于形成组织内部劳资双赢的局面,深刻影响员工行为和组织绩效。在近几年不确定性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本文主要关注和谐劳动关系氛围对组织成功应对非常态环境冲击所必需的韧性能力的影响。文章运用来自48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配对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和谐劳动关系氛围所带来的合作共享理念和融洽人际关系,能够从战略理解、战略认同和战略承诺三个方面帮助组织在逆境下更快更好地达成战略共识,从而使组织具备更强的应对环境冲击的韧性。此外,变革型领导可以在组织遭遇非常态环境时通过愿景激励更好地鼓舞士气,增强员工协同抵御外部冲击的使命感及从事创新活动的勇气和信心,因此能够强化和谐劳动关系氛围通过提升战略共识对组织韧性产生的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较好地体现了和谐劳动关系所蕴含的巨大力量,进而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角度为企业提升组织韧性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2023年01期 8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阅读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公司财务

  •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会计稳健性——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李增福;云锋

    本文以2013年“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由“宽带中国”战略带来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地提升了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高企业的信息透明度,进而提升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同时,当企业外部监管和内控质量越高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的会计稳健性提升越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信息传递,提高了企业的会计稳健性。本文提供了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理论和经验证据,对我国当前蓬勃发展的“新基建”也有借鉴意义。

    2023年01期 104-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阅读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创业研究

  • 中国乡村创业理论构建与未来展望

    庄晋财1;黄曼1;程李梅2

    从系统论的视角看,乡村是一个与城市互动的独立系统,而不仅仅是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空间,因此,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农村振兴。随着中国乡村领域创业实践的不断丰富,亟需构建乡村创业的理论研究框架。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乡村领域创业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创业理论的发展,适应中国乡村创业的实践需求,以解构“乡村”这一创业空间的本质规定性为逻辑起点,遵循“在哪里创业—谁是创业者—创什么业”的逻辑思路,将乡村创业的本质内涵界定为发生在乡村空间,以农民为主体,以农业为基础,开创与农业经济活动相关的新企业或新事业,并将其与农村创业、农民创业及农业创业等相关概念区别开来。以此为基础,通过揭示乡村创业涉及的“主体能力提升—产业功能拓展—创业空间延展”等相关问题的内在关联,构建起符合中国情境的乡村创业研究理论框架,以回应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相统一的理论需求。这对中国乡村从“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型、从“城乡非均衡”向“城乡一体化”转型、从“依赖全球产业链”向更加重视“城乡产业内循环”转型,最终实现乡村系统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2023年01期 12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阅读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0 ]
  • “硬创业”还是“软创业”?——基于多重心理因素的学术创业形式选择组态分析

    韩晴1;3;黄速建1;2;肖宇佳1;王季1

    不同的学术创业形式对学术创业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学术创业者适合选择更贴近创业范式的硬创业还是与传统学术文化关联更强的软创业以提高学术创业成功率,成为了值得探索的现实问题。学术创业形式选择受到学术创业者个体差异的影响,而现有研究很少关注个体差异中的主观心理因素,更忽略了多重心理因素的协同效应的影响。本文基于目标动力学理论,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了影响学术创业形式选择的心理因素组合及其对应的心理目标。研究发现:学术创业者适合硬创业还是软创业受到学术创业动机、创业者身份认同和学术创业压力的共同影响;8个组态揭示了学术创业者拥有主动型、理想型、进取型和成长型的心理目标更适合硬创业;拥有勉强型、清闲型、传统型和生存型的心理目标更适合软创业;主动动机和非创业者身份认同分别是进行硬创业和软创业的重要条件。研究结论有助于推动学术创业的成功实践,同时为学术创业者职业发展和相关组织制定促进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2023年01期 137-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阅读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